第十六章,中介业务

无见无常 / 著投票加入书签

67书吧 www.67shu.net,最快更新地产帝国崛起之外环最新章节!

    老王。

    女儿在床上撒娇不肯起来,老王哄了半天,妈妈生气的骂她,最后她扁着嘴哭了,起来穿衣服,原来是屁股上起红豆了,老王看见了后,叫妻子拿来药膏涂抹。

    两人抱着女儿下楼梯,去对面的店里吃饭。新开了一家卖三黄鸡的饭店,只卖粥面三黄鸡,生意居然不错。在柜台排了一会儿队伍,又在桌子旁等了好久。这些饭店都学习小绍兴的缺陷,不给客人排位,让客人自行去没吃完的桌子前等着。所以,你会在一些店里看见这样的情景,吃饭的人有的慢条斯理,压根不管身边的人如何着急,有的就非常难受,赶紧吃完让位。

    老王和妻子要了两碗粥,四分之一鸡块,给女儿分了一小碗粥,也在旁边人的目光注视中吃完,女儿却不管,慢悠悠喝完后,起身让地方。

    老王和妻子要去店里,最近成交似乎还行,但铁石地第一期项目介绍后,由于销售迅速,售楼处传出来的风声是不一定会再给销售中介代理。

    这是个坏消息。

    他交代妻子把店里的账目整理一下,自己去售楼处见熟悉的销售经理。对方说的确有这种说法,但安慰他不要担心,因为第二期开出来的时候,未必就销售这么快,毕竟第一期已经占据了太多本地买家。

    老王决定还是再寻找一些房源,好在铁石这个项目并没有占了太多地方,附近有新的楼盘正在建设。他前不久已经和几个售楼处打过招呼,再去确定一下。

    几圈兜下来,心里有了些底。还是需要一些二手房,他到附近的广告印刷部定了些小的宣传单,准备发放到附近的老公房去,找一些房源,因为对方可以通过卖出或置换来获得一些买新房的机会。

    也要增加一些出租业务,尽管提成不及买卖,但蚊子肉也是肉。

    他也开始筹备一些新的业务,比如群租。他去找一些投资房的客户,比如暂时不住的,包租几年下来,再让工人分割后出租,这是他和妻子在市中心曾蜗居过的一种形式,市场需求还是很庞大的,如此多的外来人口。

    这就类似一些小的公寓经营。

    老王不免想一想附近有没有空的大空间厂房,可以做这样的生意,不过自己的资金不足。

    这就有点像铁石当年创立365快捷酒店的形式,终究有人会模仿跟上,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迅速的积累资金。

    资金?老王摇摇头,他刚刚还完债务,需要再积累一些资金。这是个好生意,在包租几间房子后,他就明白这是个可以迅速收取现金流的生意,收益很客观。

    这也算围绕着房子开展的多元化生意,老王苦笑道。

    听说铁石地产将要开发一个大的楼盘,做一个新城镇的模样,如果是那样,应该考虑在那里开一个分店,未来可以依靠大的楼盘做很久。或者向外环那里科万的楼盘发展,比较成熟,容易找到二手房。

    这都可以考虑,需要资金。

    工程业本身是要垫资金的,只有家装是现金流,却无法占用太久。

    会好的,老王想。

    程程。

    铁石那天的脆弱让程程沉思了很久,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铁石的手弄伤了,他告诉他在南京发生的打架事件,是一个健康的量贩式ktv,不可思议。但很显然与女人混在一起,据他说是生意场上的伙伴,怎么会打架?

    程程不打算问。

    两个人的婚姻有了些问题,但程程想要谨慎的呵护。她看到铁石的努力,也了解高层带来的压力,尽管她不知道那些人命关天的事情。

    太多的钱有什么意义吗?铁石仍在奋斗,并把两家上市公司的股份纳入到给自己的新西兰海外信托里,她感受到了那份责任。

    那爱呢?

    这或许就是爱吧,至少这是亲情吧。

    她看见过老王一家人的相处,是的,他们很困苦,现在似乎不太困难了,但他们一家人的相处令人羡慕。孩子在两人溺爱的眼光里奔跑,摔倒,然后在两人的鼓励中爬起来。老王抱着女儿呵呵的笑,往天上扔,再接住。女儿大声的笑,妻子在旁边温柔的注视。

    要有个孩子就好了。对,有个孩子,一切都会好的。

    程程抚摸着腹部,昨晚似乎有了新生命的注入,这是一种直觉,或许是一种错觉。她不知道,与其说知道,不若说是期待。

    一个月后,月事没有来,她去欣喜但惶恐的买了根验孕棒,看着两根线出现色彩,是的,有了一个新生命。

    她满足的走向窗口,看见夕阳似乎在微笑。

    两人要去纽约敲钟,两家上市公司同时上市了,投行弄了一个噱头。铁石决定让妻子去敲钟,作为信托的受益人,自己不出面,但陪同去纽约。他对投行和TOMAS等人说了这个主意,大家觉得没有意义,总有好事的记者,会顺着妻子的身份查到你的身份。

    铁石坚持这样做,他不想自己的照片出现在任何媒体。

    铁石快递和365快捷酒店上市了,第一天市值冲高到了四百多亿美金,世界瞠目结舌的看着华夏大陆的富豪们崛起,积累财富的速度远超过了港城那些传统的家族,他们要用近乎一代人或两代人的努力,才能成就同样的财富,甚至不如。

    华夏一个十几亿人口的规模,带来的容量和机会,让今夜许多人开始深思。

    程程和铁石见了一些投资人,了解到风险投资正在投华夏的一些互联网公司。他倾听了几个名字,决定回去组织一些现金流,注入这些公司,或注入同样的一两家地产公司。科万已经上市很久了,市值不高。同样的还有其他的公司。

    他意识到股市带来的财富放大效应,对未来的预期,和互联网的市梦率是庞大的放大器。

    对程程来说,这是两个新生命,只不过更多的是自己老公的新创成就。对于自己腹中的那个新生命,才是最重要的。我将会努力去生存,去做一个母亲,去照顾这个家庭,这是我们的宿命。

    铁石会改变的,他曾失去过,现在又获得了这么多。

    ###

    老王。

    他曾有过辉煌的过去,在重新挣扎起来,有时候想起岁月和精神世界的轮回。

    那天在某个群里闲聊,说起教育女儿,其实教的不好,歪门邪道教了不少,好习惯没教什么。

    他这后面十几年遇到过两个欧美坏种,一个是浪迹了半个地球的坏商人,从西班牙到法国到意大利到美国,再到华夏混了好几年,生意做的不错。偶尔问问他,说欧元他妈的涨的太快了,利润全没了。他从法国进口软件,卖给华夏人,倒霉催的。

    那时候他迷信敏猪带来一切美好事物,包括不腐败、经济飞跃、社会安康诸如此类。他中文说的很好,犹豫了很久,看在年不少还无知的可怜状态,告诉说:老王,你知道这个世界上,其实从欧洲到美国到华夏,每个地方都贪污腐败,方式不同。

    老王脸红脖子粗,和他争论一个下午,把饭馆的老板娘吵得够呛。

    过了十几年,他又遇见了一个美国佬,活了快六十岁的老江湖。当年他在美国,试图搞点房地产,他带着老王和投资人四处乱逛,后来他那年去了四次美国,合起来有大半年。然后这家伙一直喋喋不休,告诉美国和华夏没有多大区别,你看,权贵就是权贵,底层就是底层,最倒霉的是中产。

    所有的国家要防贼防盗防商人,这帮孙子天天和钱、权力打交道,看到的事情太多了。尼玛,愚民之术压根对他们没用,一个大好青年的纯洁心灵,就被两个坏商人毁了。

    他在洛杉矶住的时候,挪了好几个地方,在一个圣费南多谷的地方住了一周多。这地方曾经很有名,因为拍色情影片的都在这里。在超市里遇见一个老阿姨,她在超市外面的柜台卖报纸之类,气质不错,一聊,原来是海城人,八十年代先跑港城,再转去美国,属于海城不错的阶层。她后来不客气的说,来美国干嘛,华夏现在不错,这是人家的地方。

    好了,你想老王内心深处会不会鄙视她?

    他住在一个人类学教授的家里,这个教授碰巧去了广州,他和她错身而过,到了她家里。结果她家里还住了俩不同的人,一个社会底层的老白人loser,以淘垃圾为生,咳咳,这词难听,换一个词吧,以淘旧货为生。另一个中年白人妇女,在车库里暂居,自己创业做一点服装供货,从墨西哥进货卖去纽约。两人都有俩老坦克一样的通用车,反正就是那种笨头笨脑的。

    然后有一天老王下午回来早,到超市里买了鸡腿和红酒,晚上两个人忙完,一起喝酒。还有个白人青年,是个失业的流浪汉,被老白人叫来拖旧沙发。

    那一餐让老王大开眼界,他已经知道他们是美国的社会底层,加上他一个来自华夏的小业主,好吧,也是社会底层。听他们聊国家大事,原来住地下室的都喜欢聊国家大事,很兴奋的骂小布什stupid,然后讲我们美国应该强大起来。

    他们两个人吃了饭继续搬东西,然后躲在后花园里,一人一口接力抽一支大麻烟。

    所以,那一刻,老王立即把大麻烟和失败者联系在了一起。人生如此乏味,需要宏大叙事的美国伟大,需要软毒品来刺激余生。

    他读古罗马史,读宋史,一瞬间的感觉似乎是同一个地方,同一类人,同一种故事。

    古罗马的元老们垄断了土地,权贵们从战争夺得了战利品,士兵和农民---他们是同一类人,因战争荒废田园,战利品稀少,欠下债务,妻子去**,自己卖身为奴。土地大量被元老集中。为了平民的利益,平民选出的护民官努力很久,想要改革土地法案。两任试图改革土地的护民官都被元老们干掉了,死于非命。宋朝的士大夫们视王朝为自己和皇权共有的,他们代表自己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国家赋税无法强加于他们,只是针对小商人,只是针对小农民。于是土地兼并,国家财政流失,贫富差距扩大。

    欧美的人更加驯服,因为他们的价值观更加吸引人,美丽的泡沫更加引人入胜。以至于第三世界的人们仰慕这些文明,倾心到四处寻找理论和逻辑,去建立对方的文明才是伟大文明的理由,自己的文明纯属垃圾。

    他在纽约居住的时候,学长带着四处闲逛,介绍这里的学区房,这里的好学校,这里的安全社区。纽约人与海城人没有任何区别,为了孩子的前途四处排队,寻找良好的公立学校,不惜卖掉郊区的大房子,一家人挤在好学校的学区狭窄公寓里。或者话费巨资,送孩子去昂贵的私立学校。

    东方和西方的家庭,不约而同的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美国的教育和医疗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到现在涨了七倍,越来越多的人读不起昂贵的高等教育。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制造业正买入知识技术升级换代的智能制造时代。

    同样的故事在华夏,名校越来越少见底层的优秀孩子。所有的人都在拼好学校,学区房,好街区。

    唯一引以自傲的,是无论贫富,都还能够去医院里,在短时间内看到医生治病;欧美的公立医院仍在你还能喘气的时候,让你回家等几天。只要不死,你开刀排个队到半年以后也正常。当然海城的傻子们还在砍医生,因为医生有各种坏名声,有些是真的,有些是假的。比如被医院逼着各种创收。

    到仰光的时候,在唐人街一个庙里坐了一会儿,庙里的执事听见老王说从海城来。他哼了一声,说你们经济挂帅。这个带着文g气息的名词颇让我惊讶。

    后来不断听其他国家的人们抨击华夏人一心只想赚钱,没有信仰。

    老王曾经颇以此为耻,直到深入到各种宗教信仰,才知道金钱之美和善意,实在是比各种信仰的黑暗清白多了。

    凡人和事物各有价格,而金钱算是最公平的事物。

    但这个世界并不是以金钱的公平来决定人们的价值,他们以你的肤色、以你的出身、以你的国度、以你的信仰、以你的教育、以你的性别来掂量你。

    人们以信仰的差异杀人。

    人们不亦乐乎的以信仰贴标签,来界定各个族群和国别。正如古希腊和古马其顿以不同意识形态立国,又因意识形态不同而相互攻伐,华夏人与美国人也因意识形态不同而相互攻击。

    而不同的人们,在不同的立场,又因归属于不同的价值观,而内心骄傲,相互歧视。正如基督徒一再被告诫,不能在主的面前骄傲,其潜意识又以自己归属于圣灵而有深深的骄傲,以此歧视异教徒。

    更泛滥的是各种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相互区隔,相互定义。

    人类心理学足以描述那些内心卑微,去定义他乡文明的高等,和自己文明的低劣,无论这是不是事实,是不是有值得探讨之意。

    然而各个宗教、各个国家、各个文明、各类组织、各类利益集团、各类世界观所有者,都在蓄意的培养不同的意识形态,以聚拢人气。

    正如华夏的营销业者深通此术,他们或定义自己的产品是爱国者,或定义对手的产品是日本鬼子一类的汉奸用品。欧美的意识形态营销更加成功,在国家的层面,定义普世价值,举世喜欢;在女性产品上,重新定义女性的自我,摧毁她们的自信心,以培养热衷于时尚、化妆、迷恋影星、不惜毁灭自己旧的身体去做手术改造。

    这是文明的外壳,也是社会性动物的生存和牟利本能。任何一个人最终为了存在感,迷失并愉悦的接受了这一切认知,所有的自我都是在出生后,环境灌输给他。

    所谓的文明最终淹没了个人,规则决定了文明的框架,价值观决定了文明的基石,在一切商业力量与暴力的力量之下,对每一个人的自我构建,才是文明的基石。

    历史上所有的野心者,所有的有力者,所有的智慧者,清楚的知道这点,并洗脑和奴役所有的人。

    而自由的人,是每一种文明,每一种组织,每一种价值观所排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