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魏尚

平行线 / 著投票加入书签

67书吧 www.67shu.net,最快更新胡大碗的革命生涯最新章节!

    从头年入冬开始就有不少村长、大户受到要挟,让给山里的八路送粮,一个叫老坎的村长没按要求办就被绑票抓进了山里。

    半个多月没信儿,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家里人急的要命,四处借贷凑了五千斤小米送进山去,过几天老坎回来了,和人们原先担心的不一样,人不但没受罪还变胖了。

    说是先在山里转了好几天,蒙着脑袋牵进去的,一直在往高处走,能听到隆隆的水声,比河水响的厉害,刚开始几天吵的都睡不好。

    然后就一直在八路的老营里闲呆着,除了不让随便走没受一点儿的罪,山里男男女女的都有,每天两顿小米饭浇干菜汤,除了吃就是睡,不胖才怪,就没想到最后吃的竟是自己家的,说这话的时候那个叫老坎的村长后悔的直扇自己的嘴。

    派人去查问老坎家里送米的地方,是山根上的一个小村,站在县城西门上往西偏南望,老远处一个山豁口下边有一大片白,那里是个白灰窑,挨着的就是那个收粮的村子。

    易县左近山里的地势池文忠都熟,知道看着近,可真要过去,就要绕老远的路,尤其是那里还在皇军控制的范围之外,八路闹腾的厉害。

    不过也正好,回禀了田中,说明了这情报的重要性,就派队副三炮带着他的两个得力手下过去摸情况,有日本人的威慑加上家口做人质三炮不敢掉歪,五、六天过去了也没一点儿回信,估计三人早躺在哪块的野地下面了,池文忠在便衣队的威信大长。

    不过池文忠也仅是高兴下,心里更乱,什么都没头绪,可以肯定,就在县城边上甚至是县城里都就有八路。

    咬牙切齿的继续把手下派到县城附近、沿山根一带的村子里打探情况,又安排人打听易县、涞源、唐县、完县一带的山里哪里有大河、尤其是有瀑布的地方,然后再派人去摸。

    这天池文忠正在便衣队呆着,手下进来报告,外面有人递帖子,是魏村的财主魏尚请他明天到县城的宴园楼吃饭。

    随着帖子递到的还有一封整五十块的现大洋,掂下沉甸甸的,想着这个魏尚还算是懂规矩。

    池文忠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知道他是易县数的着的大财主,也猜出了他要办什么事,双方的身份都不低钱少了都没面子,不过这只是见面礼,要办事情还得另说价,池文忠打定主意,自己这次要发笔财。

    日本国小兵少,整个易县只有几十个日本兵、二百多的治安军,主要分布在从平汉铁路的新城到易县再经紫荆关去山西、张家口,及从易县城沿山根经满城到保定的两条交通干线上,守着县城、悲山、山北、罗村、上坡等有数的几个据点里,要清剿时都是从外地临时调兵。

    这样给八路留的空子太大,而且他们活动时从不碰硬,见面就跑,为了清剿干净日本人费尽了力气,跑断了腿,八路的势力反倒越来越大。

    头过年的时候原先易县最大的两缕秆子赵玉昆和孟阁臣也都投了八路,虽然未必真是一条心,但他们是坐地虎,打的又是抗日的旗号,日本人受到的威胁越来越大。

    所以决定决定扶持自己的势力,允许一批挑选过信的过的乡绅、财主自己购枪办自卫队、连庄会,防止八路渗透、敲诈,而池文忠受日本人的委托正好管这件事。

    第二天中午池文忠带着四个手下故意拖的很晚才到宴园楼,而这个魏尚很识相的一直在门外侯着,见面后和饭店的老板一起殷勤的往里让。

    摆宴的地方是后面的一个四合院,装修的优雅华贵,专门待贵客用的,今天只在正房摆了一张桌子,其余的地方都空着,池文忠很满意,看来这个姓魏的还懂事,知道办大事就要下大本钱。

    对门的八仙桌两边落座,魏尚亲自给上的茶,看着伙计和饭店的老板都退了下去四下没外人,就很痛快的提出了请池文忠在卖枪的数和价格上给些关照,同时把桌子上放着的一百大洋和两个捆一起的草纸包推了过来。

    池文忠的鼻子很敏感,闻到一种辣呛味,伸手在纸包上一捏,软中带硬,知道是大烟土,心里笑骂,老子这便衣队除了管枪可是也管着禁烟的,不过还是很痛快的让手下把东西收起来,对视下,然后互相谦让着转到屋子中间的圆桌边落座开宴。

    两个人把酒言欢,很有些相见恨晚的意思,喝的都有些犯迷糊的时候,院门口一阵人声进来了由几个丫鬟婆子簇拥着的一老一少两个女人。

    老的高大干瘦,满脸褶子,看样子有五六十岁,年轻的一身学生装束,长的青纯漂亮,只有十四五岁年纪的模样。

    看样子她们是出去逛街卖东西去了,吩咐人把几个小包袱送到边上的厢房里,老的又给小的整理下身上的衣服就直接进了屋子,招呼声一个捧杯一个拿壶给客人敬酒,池文忠以为是魏尚的老娘和闺女点下头算是招呼,谁知魏尚介绍这是他的大老婆和新娶的小老婆。

    池文忠正斜靠在椅子上喝酒,一杯酒差点灌进鼻子里,也不掩饰自己惊诧的神色,直盯着两人又给自己满上酒,小的却由大的领着出去了。

    听魏尚有些尴尬的咳嗽声才收回眼光,竖起大拇指称赞他好手段,享受齐人之福,这才想起以前听人说过,魏尚是十多岁的时候家里给娶的比自己大八岁的大媳妇,真是女大五赛老母了。

    不过听说这个女人也不简单,是她帮着家里排老三的魏尚挤走了两个哥哥独得家产,还经营的越来越大,魏家成了易县、满城一带排的上号的财主。

    不过该是报应,这个大老婆只给他生了两个闺女就再下不出个蛋来,不得已去年才从保定城娶回个女学生,没想到竟然会这样小的年纪,而且听说已经给魏尚生了儿子。

    想着好日子都让魏尚这号人过去了,池文忠再喝酒就没滋味起来,工夫不大起身告辞,买枪的事没敲定下来,见他不高兴魏尚也不敢问,反正道已经铺开了路子可以回头再找。